滕州市委编办统筹编制资源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科学调整”原则,滕州市委编办多措并举,统筹编制资源,优化结构设置,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民生一线倾斜,为公益事业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创新用编模式,打破单位编制制约。近年来,部分事业单位工作职责不断增加,专业领域人才队伍紧缺,为解决这一难题,滕州市委编办坚持全市上下编制资源一盘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先后从压减收回的事业编制中调剂217名充实市人才储备中心编制,为全市青年人才储备,助力滕州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020年,滕州市统筹使用人才储备中心编制,引进各类高学历人才83名,并根据各自专业特点,派遣至信访维稳、招商引资、产业专班等重点岗位体悟实训。在总量不变前提下,打破单位编制制约,实现全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调整机构设置,提升事业单位效能。市委编办着眼于以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管理体制调整理顺,以事权调整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健全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整合市结核病防治所、市皮肤病防治所、市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整合网格化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治理、接诉即办、吹哨报到等职能,组建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为理顺部门职责权限,将农村宅基地管理职责调整至农业农村局,并对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及各镇(街道)的职责分工进行界定。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对全市机构编制资源统筹管理、动态调整,为市疾控中心、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核增编制,切实提升编制使用效益,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统筹考虑教育、医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着眼于提高事业单位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今年以来,调剂使用市直100名事业机动编制,用于充实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化解我市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为适应生源变化需求,合理布局全市教育资源,设立学校2所,撤销学校10所,并对部分学校编制进行调整;对市中心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6家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数进行重新核定,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满足群众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