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编办做好“四篇文章” 助力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  
   
   
 
 
     
 

为进一步聚力构建“引育用留”人才保障体系,市委编办立足职责职能,深入做好“四篇文章”,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保障人才用编需求,切实为人才引进提供坚实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是专项编制保障,做好人才引进“强载体”文章。把事业单位改革放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机构编制的全流程中统筹谋划推进组建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具体负责人才引进、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核定事业编制76名。按照“专编专用、循环使用”的原则,在事业编制总量中调剂100名事业编制,核增至市人才储备中心,达到320名事业编制,为全市人才工作提供编制周转保障,并明确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的使用范围、工作流程,实现编制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是规范管理使用,做好人才引进“强机制”文章。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中,统筹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着力保障全市中心工作编制核定,调剂375名编制建立了机关事业周转编制专户重点用于超编(满编)事业单位引进农业、科技、教育、卫生健康、高端化工、高端装备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使用台账式专项管理;用编单位编制出现空缺后,空出编制首先用于转换消化专项事业编制,确保专项事业编制更好服务人才引进工作。

三是健全联动机制,做好人才引进“强动力”文章。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主动加强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协调沟通,建立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使用配合联动工作机制。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用编申请,市委编办会同审核研究专项使用计划,并加强与上对接,确保计划下达足量保质。

四是畅通“绿色通道”,做好人才引进“优服务”文章。着力打造“精编善政”人才服务品牌,在优化“软环境”上下绣花功夫,引才单位携带新录用人才相关手续,通过“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申报,2个工作日审核无误后,即可将人才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同时,建立与组织、人社等部门人员编制共享机制,真正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